社交行为的底层逻辑: 六亿人的孤独从何而来
引言
正文开始前,先讲一个故事吧。
初冬的北京,夜色来的格外早。
我在十号线的地铁上,知春路站来了一位长相清秀的小哥站在了我旁边。偶然间,我发现他在用soul。默认的头像,连续几个对话框的 “你好”
、“在吗”
、“在干嘛”
。
我想提醒他,聊天要先提供价值再索取价值。
他关了soul,打开了她说和探探,点完了今日份的喜欢。没有一个匹配。后来他锁了屏幕,头靠在车厢上,眼睛望着地面。那一眼,我看到了口罩后的孤独。
这是我在北京冬天的地铁上,不止一次看到的一幕。有的是Soul,有的是世纪佳缘,有的是她说。有的是把朋友圈刷新了一遍又一遍,有的是打开了应用列表又关掉。
我相信这种孤独感是大多数人都曾经拥有过的感受。
英国诗人John Donne在十七世纪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成整个陆地。”
四百多年后的今天,地铁上的匆匆背影、黑夜被窝中的束束微光却成了座座孤岛。
互联网将人们映射到了二进制的0和1之中。从1G到5G,人世间一切的连接似乎变得更简单了,曾经靠书信连接的爱情也仿佛没了距离。而看似被互联网拉近了的时空,却让孤岛成了大多数人生活的常态。
在现代文明社会映射下的互联网中,人与人之间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被定义为 无关系、弱关系、强关系 ,从无关系到强关系的行为链路覆盖了陌生人社交和熟人社交的所有。
以微信为代表的熟人社交工具明明已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的精神世界活成了一座孤岛?
为什么人要社交?六亿社交产品用户的孤独感究竟来自哪里?社交行为的驱动力是什么?
人为什么会孤独?
要理清这些问题,就要搞清楚人为什么要社交,驱动人社交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相信本篇文章,会给读者提供一种理解的思路。
也希望有那么一天,可以做出一款产品,让所有孤独的人都能拥有精神上的温暖。
01 社交行为的底层逻辑
人脑拥有无数的神经网络,其中存在一个默认网络,这个默认网络会在人们做具体的事情时关闭(比如学习工作),在任务完成时自动打开。也就是说,在人们休息的时候,这个默认网络会自动开始工作,而工作的内容,就是 “社会认知” 。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指对他人、自己、个体间关系所进行的思考。
翻译过来就是,人脑的机制决定了人们会本能的热衷于社交,并支持人们去了解他人和了解自己。
为什么人脑的这种机制会默认支持人们进行关于社交的思考?
这就绕不开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社交?
人的一切社交行为,都拥有两个底层逻辑:
- 人性的本质是动物性。
- 人类本身具有群体性。
也就是人类的社交都是在做两件事,要么在寻找配偶,要么在维系关系。
我们来分别解释这两个逻辑。
动物性
在《自私的基因》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基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大化自己的生存机会。
这意味着,在自然界中,求偶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是为了尽可能多的获取资源,让自己的基因流传下去。
所以,哪怕在经历农耕文明后,作为一种高级哺乳动物的人类,性驱动下的种群繁衍依然是一种骨子里的本能。
举个例子,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说的就是群体繁衍的动物性本能。
我们常说的人性,就是一种本能的动物性。男女异性间的亲近性接触,包括拥抱、抚摸、性行为,都是动物性的本能,一种性别认同激发的过程,也是基因传递的必要条件。
这里面与动物不同的是,人生活的地方叫社会,动物生活的地方叫自然界。
区别在于,人的行为会受到社会法则的约束,也就是道德、法律和秩序。对社会法则的反叛,都会受到其惩罚。所以说,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会克制自己本能的动物性。
所以,在社会法则的框架下,为了获得传播自己基因的机会、并且使自己的基因更好的传递下去,人类社会出现了爱情和婚姻,这两者的本质是一种服务于基因传递的交配权私有化,和私有化后组成的利益共同体。
在社会属性的约束下,合理获得私有化的交配权,实现自身的基因传递,就是作为人社交驱动力的一种动物性本能。
群体性
作为人类社交过程的驱动力之一,除了动物性本能,生存也是优化资源利用效率的过程。
而所谓群体性,就是指个体需要通过社会合作将资源利用最大化。
翻译过来就是 —— 多人合作需要人的大脑拥有更高的脑容量,因为多人合作对个体生存更有利。
我们以华夏文明为例。华夏文明是一种关系社会,是以农业生产和农村聚落为基础的文明系统。用费孝通老师《乡土中国》中的话来说,中国的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的基础之上——人跟人之间有一定的义务和权利关系。 这种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层次和未来的发展空间。
再说的直白一点。我们在社会中生存,都身处在一个“场”中,马克思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叫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就是一种上层建筑,每个人都是构成建筑的砖瓦,而建筑的结构并不是仅由砖或者瓦组成,而是由结构件组成,结构件相比个体能够更有效率获取社会资源。
每一个结构件,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结构件中个体相互支撑相互依存。建立结构的个体会比被结构的个体拥有更多的资源,这也就导致,个体在社会生存中会本能的成为结构件中的一员,并且为了获取更多资源,会更希望自己能够建立结构。而被结构和建立结构都是需要社会活动的过程。
《增广贤文》中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群体性本能会导致社交行为的产生,但也会导致社交行为的马太效应。
说了动物性和群体性,这两个底层逻辑和我们常说的孤独感是什么关系呢?
孤单感,其实是一种包括动物性和群体性的综合感受,这种感受既可能包括了动物性的性欲望,也包括了群体性的认同感。而每个人对于孤独的实际感受不同,则源于个人经历影响所带来的的两种底层逻辑的占比不同。
那为什么现有已经拥有了如此多的社交产品,而孤独却依然随处可见?
这就需要了解一个概念,“社交压力” 。
社交压力的存在影响了社交行为的发生,更催化了人的孤独感。
02 社交压力的本质原因
社交压力的来源有三点。
- 人的标签建设是一个熵减过程;在互联网中,人会本能的建设和维护关于自己正向的标签,而这个过程是一种逆自然趋势的熵减过程。
- 社交维持存在极限;每个人可维护的社交圈层存在极限,这就意味着超过这个阈值的社交将处于一种低效的状态。
- 社交思维差异;认知决定了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男女性思维差异带来的社交行为差异。
下面,我用人话翻译一下上述的三点。
标签建设是一个熵减过程
在以朋友圈为代表的公共空间,每个人的言行都是对已有标签和人设的深化,所有在熟人空间的行为都会影响每个人的已有人设。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种反差是,有的人在朋友圈或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五好青年,但在微博却成了一个口吐芬芳的图片粉丝,这种反差就是因为微信和每个人是强关联的,在一个到处都是人的广场上,当着认识人的面当然不敢造次。
人人都渴望体面。
而越匿名的地方就越会放大人的动物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探探、陌陌、Soul、微博私信上随处可见的“约么”、“网恋么”。
人们在公共空间的行为需要经过更精细的考量。而对于人类来说,这种需要思考的过程其实不符合人性。
这里要提到一个概念。 熵,是一种用于衡量系统内在混乱程度的概念,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干涉,其混乱程度(熵)会不断增加。 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就是熵增的,即在无外力的情况下,所有的系统都会趋于混乱和无序。
而一切符合熵增的都非常容易和舒适,比如从自律变懒散、有序变无序、坚持变放弃、由节俭变奢侈。所谓熵减,是指需要通过输入能量让系统变得有序。比如思考、建设自己价值标签的过程,你需要精修照片,需要精打细算才能完成人设的包装和展示。
想想看,你为发朋友圈的文案改了多久,一张照片P了多久,你在soul上发的瞬间会像朋友圈那样精致吗。
在社交网络中这种考量和行为的结果也就带来了社交压力。
社交维持存在极限
关于社交压力的第二点,事实证明,被互联网拉近的时空距离,并不会真正的扩大人的圈子。
人们可以经营的圈子大小拥有极限,每个人最多能够保持经营的社交圈子大小只有150人。
这就是邓巴极限——以人为代表的灵长类动物的脑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个体可以维持社交关系的社群大小。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连队、原始的村落等最小化社会团体,都是保持在150人左右。因为超过这个了这个规模,信息的传递就会出现损耗,群体间直接交流的效率就会降低。而这不利于群体发展。
简单的说,你的时间和精力让你可以保持联系感的人就那么多,超过了这个数量,你的社交状态就会下降,社交质量自然下降。对于超过这个数量的人,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交网络难以触及,就会不可避免的感情淡漠化。
所以这也是熟人社交的极限。社交行为超限带来的感情淡漠化后果,会直接影响社交行为发起方的社交欲望,从而带来社交压力。
社交思维差异
关于社交压力的第三点,人的社交行为会受既有认知的限制,这一点尤其常见于异性间的社交过程。
举个例子,为什么在异性社交中会经常出现没聊几句把天聊死的情况。
这里的根本问题就在于男女思维的差异。
这种差异源于性别和生长环境的不同。男女的成长过程一般为同性聚集,这种相对的圈层隔离会使得双方并不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看,男性会更侧重理性的讲逻辑、讲效率,从而会一定程度的忽视情感认同,而女性则更感性,更需要情感认同。
举个例子说明这个差异的最直接体现。在关系开始前,男性会更偏向直接索取价值而不提供价值,比如“发个照片”、“在干嘛”,这是一种典型的以效率为导向的聊天方式。但这种未提供价值先索取价值的行为就会导致女性,作为社交过程中承担更大风险的一方,产生社交压力和不安全感。因为如果要成为亲密关系,女性要承担包括生育在内的巨大风险,而男性,尤其是不负责任的男性,只需要付出几分钟。甚至更短。
再比如在亲密关系中,女性生理期不舒服的时候,男性为什么会说“多喝热水”。它出现的原因在于,男性此时出于关心女性的角度,提供的是在他当前认知下,可以提出的最优解决方案,他的逻辑是希望女性可以尽快摆脱疼痛的现状。而女生的感性思维会使其更愿意在这个时候首先获得情感认同的关心,再理性的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案。
那么“多喝热水”难道就不是关心和解决方案了么?也是,但是这句话的问题在于,一没有表现出情感认同,二没有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所以,符合女性思维方式的有效解决方案的逻辑是:先情感认同提供情绪价值,再提供当前事情的解决方案。
上述种种不符合对方思维方式的行为逻辑,都会直接给对方带来直接的社交压力,而这种社交压力,常见于女性一方。
后记
互联网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科技平权。
而在社交领域,这种科技平权分两步走。获得权平等是第一步,认知权平等是第二步。
获得权平等,是让越来越多孤独的人可以拥有不囿于时空而产生连接的权利和渠道。
但影响人们使用社交产品的关键原因,并非这种技术或者结构性因素,而是文化和心理因素。也就是认知权平等。
认知权平等,就是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从线上关系转化到线下关系,本质上和我们通过线下的方式建立新的关系没有区别。
这种由认知不平等带来的数字鸿沟,就是社交赛道仍拥有的红利。
社交是一件没有终局的事情。
人的一切感官都是市场,更何况,是几乎人人都会拥有的孤独。
只要人还会孤独,社交产品就会不断的开出新的花。
- 《社交的尺度》腾讯研究院S-Tech工作室
- 《中国文化的精神》许倬云
- 《乡土中国》 费孝通【强推,研究中国人的社交行为必看】
-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孙隆基
- 《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马修·利伯曼
- 《群体性孤独》雪莉·特克尔